Codeofchina.com is in charge of thi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case of any doubt abo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Chinese original shall be considered authoritative.
This standard i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given in GB/T 1.1-2009.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 of the elements of this standard may be the subject of patent rights. The issuing body of this document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identifying any or all such patent rights.
This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China National Light Industry Council.
This standard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s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AC/TC 46).
User interface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for older persons
1 Scope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evaluation of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ppliance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old persons.
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the easy-use design of appliance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older persons.
Note 1: This standard does not involve control devices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infrared rays, and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gestures and voice.
Note 2: Older persons involved in this standard are those who can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but because of ageing, there are some obstacles for them in using appliance that meet the convention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ome older persons lose the ability to use appliances due to physical disability or mental disorder, therefore their needs will exceed the guidance scope of this standard.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referenced documen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B/T 36934 Design guidelines fo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for older person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tandard,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definitions apply.
3.1
older persons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including 60 years old)
3.2
user interface
product element used to control a product and receive its status information
Note: The instructions displayed persistently on the product may be regarded as a part of the user interface.
[GB/T 32265.1-2015, 3.21]
3.3
interaction
two-way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users and appliances
Note: It is a revision of Definition 3.13 in GB/T 32265.1-2015.
3.4
impairment
problems with human functions or tissues, such as severe decline or loss of functions, which may be temporary (as caused by injury) or permanent, and may change over time, especially as the functional degradation caused by ageing becomes more obvious
[GB/T 20002.2-2008, 3.4]
3.5
easy-use design
design that focuses on elderly users who can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nd have no serious physical and mental obstacles, to make them use the product design easily
4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4.1 General
The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in this standard mainly involve:
a) interaction components such as control keys and control panels;
b)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c) functional logic.
4.2 Control key
4.2.1 Rotary knob
Comprises different types of knobs, such as cylindrical knobs and grip knobs which may have independent positions or continuous settings or both, as shown in Figure 1.
They may have push function to confirm selection or hide control keys.
The selection wheel in Figure 2 is a special rotary control key. It has a push function to confirm the selection.
Figure 1 Cylindrical and grip knobs
Note: Double arrows indicate the operation direction.
Figure 2 Thumb wheel selection
4.2.2 Sliding key
Sliding keys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a) the small movable part slides in a certain groove to adjust the setting between the defined starting points, which usually contains a shaft (see Figure 3). They may have independent positions, continuous arrangement or both.
b) The graphic control key is placed in a graphic track, and when it is touched, it can be dragged to adjust the setting between the defined starting points. The control key may be moved along a certain axis in linear direction or circular direction. With this kind of control key, the user may also touch any point along the graphic track and directly move the indicator/control key to the setting position.
c) The handle lever is a special sliding key
Example 1: Steam setting key on steam electric iron.
Example 2: Bread handle lever on bread toaster
Foreword i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5 Design requirements 6 Design evaluation Annex A (Inform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to use touch control keys Bibliography
注:双箭头表示操作方向。 图2 选择拨轮 4.2.2 滑动键 滑动键可分为下述类别: a) 小的可移动部分在某个凹槽内滑动,用来在已定义好的起始点间调节设置。通常带有一个轴(见图3)。它们可有独立的位置或连续的设置或二者均有。 b) 图形控制键置于某个图形轨道中,接触时,可以拖动,在已定义好的起始点间调节设置。控制键可在线性方向或环形方向沿着某个轴移动。该种控制键,使用者也可沿着图形轨道接触任何点,直接移动指示器/控制键到设置的位置。 c) 操作杆是一种特殊的滑动键 示例1:蒸汽电熨斗上的蒸汽设置键。 示例2:烤面包器上的面包操作杆
说明: W——滑动键的宽度; H——滑动键的高度。 注:左边的双箭头表示操作方向。 图3 滑动控制 4.2.3 按键和开关 对按键来说,影响其易用性的是针对按键及其交互界面的操作动作,而不是按键的结构,无论按键是由机械和/或电子部件组成的。 按键和开关可按所需动作分为下述类别: a)自锁式按压键:按压进入锁定位置保持其状态不变,再次按压后解锁返回至初始状态。 b)自复位式按压键:推键沿受力方向移动,压力解除后返回至初始状态。其可有多种情形,如开关器具或设置温度的多重选择等。 c)沉孔式按键:类似于返回式推键,但操作时处于产品中的凹口内。 d)轻触式按键:也称微动开关。开关由橡胶垫或塑料薄膜覆盖,以最小的突出或没有突出按组或类别置于面板上。要求极低的操控力,且操作中移动极小(不超过1mm)。 e)触摸式控制键:无需做出按压动作,由部分手或指碰到或轻敲表面即可启动的按键。依赖于技术和软件,其敏感性、尺寸和反应速度不同。大多触摸式控制键突出物最小化或没有或下沉最小化。通常在面板上分组分类使用。 f)跷板开关:两端摇动,一端压下而另一端翘起的开关。 g)拨动开关:带有可前后移动短杆的开关,可能有两个以上的独立位置。 4.3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是器具的一部分,用来控制所有或部分功能。可包含控制键(如旋钮、按键或滑动键等)、显示屏、指示灯和标识。 4.4 信息呈现 根据信息呈现形式可分为视觉信息、触觉信息和声觉信息。 4.5 功能逻辑 本标准中器具的功能逻辑主要是指用户界面的信息架构,主要涉及界面的组织体系、组织结构等。 5 设计要求 5.1 控制键 5.1.1 一般要求 在按照GB/T 36934指导设计的基础上,老年人使用器具可考虑下述五个方面来改进设计: a) 感知:能够发现执行任务的产品及其部件; b) 识别:能够辨认和理解要求执行任务的部分; c) 可触及:身体能够到达要求能够执行任务的部分; d) 操作:执行任务; e) 监控:能够收到操作的反馈。 5.1.2 感知 控制键在感知方面要求如下: a) 控制键应能通过视觉、触觉或声觉定位; 注:声觉反馈可以是控制键被触及时发出的切换声。 b) 待机模式下,开关键至少应能通过视觉和触觉或视觉和声觉识别; c) 若操作期间无法识别显示内容(如睡眠模式),需要至少一个能够激活显示的控制键,该控制键能够通过视觉和触觉或视觉和声觉方式感知; d) 控制键应按功能和操作顺序来分组; e) 控制键的数量应尽可能少,但应避免一键多功能。 5.1.3 识别 应能通过视觉和触觉或视觉和听觉识别所有的控制键。应能通过触摸定位触摸式控制键和轻触键,并识别其功能,不会引起误操作。 注:视觉损伤者使用触摸式控制键的信息参见附录A。 5.1.4 可触及 控制键应易于触及,可不必弯曲手指。 因不易于触及,应避免沉孔式控制键。控制键不应有低于产品表面的部分(包括操作期间)。 控制键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操作时互相干扰而误激活。 控制键与其相邻的控制键之间的距离应: ——按压键(中心之间)≥25 mm; ——轻触键和触碰键(中心之间)≥25 mm; ——旋钮(相邻边之间)≥25 mm; ——其他的相邻键(相邻边之间)≥25 mm。 5.1.5 操作 任何控制键上的定位装置应随选择的变化而同步(如控制键的5步即是5种选择变化)。应避免选择变了而转速不变。 应避免同时对两个以上的控制键进行操作,例如同时按两个按钮。 应避免同时进行多种操作,例如“按压”和“旋转”同时进行。 应避免过小的控制键,在弯曲手指和手的过程中它们会拉紧关节。 控制键应避免不必要的凸起标志。 应能够在不影响其他设置的情况下撤销或更正一个设置,除非器具具有默认设置。 典型由手或指操作的控制键尺寸和激活力和/或扭矩可按表1的范围给出。 表1 控制键尺寸和激活力和/或扭矩 控制键类型 按压键 轻触式按键a、触摸控制键 旋转控制键(旋钮) 滑动键 选择轮 操作杆 翘板开关 拨动开关 尺寸 mm 直径或单边≥15 直径或单边≥10 直径≥20 把宽:≥4,带平行边的 把长:至少等于直径 宽度W和高度H≥15(见图3) 直径≥20轮宽(厚度)>5 宽>40 宽或直径≥9, 半长:10~15 宽或直径:3~5,长13~25 凸出/抓握高度 mm ≥5 ≥15, 把高度≥18 >3 >40 激活力和/或扭矩b N或N·m 1.5N~8N 0N~1.5N 0.02N·m~0.20N·mc 2N~5N 对于旋转功能0.02N·m~0.2N·mc,对于按压功能,1.5N~8N(如有的话) 7N~17N 2N~8N 1.1N~4.4N a 使用极小的力即可启动的按钮。 b 应考虑测得的任意方向和所有止动装置之间的最大扭矩。 c 更低的限值(≥0.02N·m)。 控制键高度和宽度不统一时,表1中的限值适用于最小尺寸。 对于按键、轻触键和触摸式控制键,其按压点或感应中心区域应能通过触摸识别出来。 对于旋转控制键,顺时针旋转为增加设置。旋转控制键应在两个方向均能旋转。 柄杆状旋钮,旋钮基底表面与柄杆侧面的角度应为90°±10°。 足部(脚)操作会引起易用性问题(如平衡、可触及等)。额外的手操作控制键或声音操作可提高易用性。 足部(脚)操作控制应足够大到适应足和趾的最宽部分。最小宽度应为110mm。 注:80mm的长度适用于趾。 5.1.6 监控 应能通过视觉和触觉或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识别出控制键的反馈。 标识(不包括触觉标记)应置于相关的控制键和对应的显示器上,以保证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可视。当控制键同某个刻度或标识交互,刻度上的位置应可通过控制键的位置清楚地识别。 0/关闭位置(若有的话)应通过视觉和触觉或视觉和听觉识别。其他重要位置如程序、模式或选择等也应类似。 任何时候都应能通过视觉和触觉或视觉和听觉识别器具状态。如果使用触觉方式,不应无故改变状态。 5.2 信息呈现 5.2.1 一般要求 所有的信息都应以可选择/可替代的多种方式提供(如通过视觉、声觉和/或触觉方式)。 注:无法看见提供动态信息的交互式显示器(如开始/停止时间,帮助信息等)而要求声音引导辅助系统的,在本标准中未考虑。 5.2.2 视觉信息 5.2.2.1 概述 与视觉问题相关的信息适用于: a) 印刷在器具上的信息; b) 显示面板; c) 投影信息(如洗碗机状态显示)。 5.2.2.2 标志 标志要求如下: a) 符号应符合相关安全及图形符号标准要求; b) 涉及安全的符号(如警告),高度应不小于10 mm; c) 其他符号高度应不小于5 mm。 5.2.2.3 字体 字体要求如下: a) 文字应使用清晰常用的字体; b) 文字不应置于有图像或图案的背景上; c) 深色背景上的浅色文字比浅色背景上的深色文字更适用于老年人; 注:如白或黄的字在黑色或深色背景上更清晰。 d) 字体的灰度和尺寸应合适; e) 涉及字母的: ——应为大小写相结合的方式; ——字母高度应不小于4.2 mm; ——个别单词、提示语和字母可能需要大写表示(如警告)。 5.2.2.4 颜色对比 颜色要求如下: a) 符号、字体的颜色应与背景对比鲜明。刺眼和反射会影响符号和字体的可辨性。文字和图形只应用少量的色彩。 b) 为避免有色觉损伤的人引起混淆,如果使用红/绿和黄/蓝的色彩组合,应有附加的信息来支持。 5.2.2.5 指示灯 指示灯要求如下: a) 指示灯的位置应与其关联对应的控制键或控制面板上的标识相一致。 b) 控制键的指示灯在控制操作过程中应在所有的操作和监控位置都可视。相邻的LED灯应在光学方面做出区分,以便能够更好地识别出激活的LED灯。 c) 应避免一个指示灯上使用红色和绿色,如识别器具状态。如果使用红色和绿色,则应适当分开使用,以便色觉损伤的人可以通过灯的位置区分器具状态。 d) 闪烁的指示灯对吸引注意力有效,可在传达信息时使用。但应避免过亮和闪频高过2 Hz的光。 注:避免过亮和闪频高过的光,以防止光敏性癫痫的发作。 5.2.2.6 显示屏 显示屏要求如下: a) 显示屏上的字符尺寸和对比度应遵循5.2.2.3和5.2.2.4的规定。 b) 字符应清楚表示。如果使用字节,字节间的距离应最小化,且发亮字节应清楚地形成字符。 注1:过亮的显示会使字符变模糊。 注2:视角会影响显示屏上字符的易辨识性。 c) 正常使用中应避免连续闪烁的字符。闪烁的字符可用来引起注意力,但不易于读。建议闪烁频率不超过2 Hz。 d) 应避免连续滚动的文字。 e) 显示面板上的信息应与周边对应的控制键、标识和/或指示灯对齐。 5.2.3 触觉标记 用户界面的触觉信息要求如下: a) 触觉信息可通过不同的表面、质地或材质体现。 b) 控制键上或周边的触点和触棒,可用来识别和定位控制键,尤其是轻触式按键或触摸式控制键,以及旋钮和滑块上的独立位置。 c) 两个触觉标记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4 mm。触觉符号的高度应不小于18 mm。 d) 轻触键面板的橡胶垫或塑料薄膜可便于提供触觉信息,例如,五点式或其他常用的按键上的点状标记,或轻触键上的矩形线条都有利于对触控区域的识别。 5.2.4 声觉信息 用户界面的声觉信息要求如下: a) 声觉信号可作为供选择的反馈信息; b) 声觉信号应有可调节的音量。 注:在安静的环境下,声压级声音信号介于55 dB(A)~65 dB(A)通常易于被未严重丧失听力的老年人听到。 5.3 功能逻辑 用户界面的功能逻辑要求如下: a) 用户界面的功能逻辑应简洁、明了,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 b) 应设计浅而窄的逻辑结构,即运用尽量少的步骤实现产品功能,每个步骤的选择尽量控制在2种以内。常用功能可实现一键操作。 c) 应考虑下述因素的匹配关系: ——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 ——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到的状态两者间关系; ——所感知到的状态与用户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5.4 其他 当本标准中的易用性要求因安全原因无法满足,器具无法易于使用实现主要目标时,应采用可替代的操控方式满足易用性需求。 6 设计评价 6.1 评价方法 考虑到第5章中包含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要求,评价时也要以客观和主观两种方式进行。 客观要求可以通过视检、物理测试和其他专业方式进行评价。 主观要求应至少以下述方法之一进行评价: ——由经过培训的能够考虑老年使用者需求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注1:此类专业人员可能涉及人体工效学家、设计人员、职业治疗师等; ——由老年人构成的用户测试。 注2:用户参与的测试评价可参照GB/Z 28496的规定进行。 6.2 一般条件 6.2.1 环境条件 测试中的温度、亮度等环境条件如下: a) 温度应与产品性能标准中的规定保持一致; b) 环境照度应为500 lx。 6.2.2 器具安装和定位 电源应与产品性能标准保持一致。 器具的定位应与产品性能标准和产品使用说明保持一致。如果位置可变,安装应遵循人体功效学原理。 安装和定位的器具所有表面都应水平。 器具所有测试中的操作按照交付时的默认设置。如果器具提供了易用模式,如操作触摸式控制键的声觉信号或显示屏的亮度,应被激活并设置至最佳状态。 每次测试开始前,应使器具温度与试验室环境温度一致。 应记录所有数据。 6.2.3 仪器准确度要求 测试仪器准确度不低于如下要求: a) 尺寸D 测量范围:0 m≤D≤0.15 m;准确度:±0.1 mm。 测量范围:0.15 m<D≤3 m;准确度:±1 mm。 b) 角度α 测量范围:0°≤α≤180°;准确度:±1°。 c) 力度F 测量范围:0 N≤F≤20 N;准确度:±0.1 N。 测量范围:20 N<<F≤100 N;准确度:±1 N。 d) 扭矩T 测量范围:0 N·m≤T≤1 N·m;准确度:±0.01 N·m。 测量范围:1 N·m<T≤6 N·m;准确度:±0.1 N·m。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视觉损伤者使用触摸式控制键的建议 由于触摸式控制键没有提供任何机械式反馈,因此仅通过触摸方式,不易被感知和识别。对于视觉损伤者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在对其他任何触摸式控制键不产生意外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对触摸式控制键进行准确的识别、定位和操作并对交互进行监控。对于视觉损伤者,触摸式控制键仅在下述前提下适用。 宜可识别和操作轻触按键或触摸式控制键,而不会对其他类似的控制键进行误操作。 在激活区域附近设置触棒,可以帮助使用者识别此类控制键的位置,例如直接接触触棒上方。也可以在整个控制键周围提供触感包围,例如在圆形轻触键周围布置一个圆环。这一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边缘不明显的凸出式的触摸控制键。 这一类型的控制键的功能,可通过触觉或听觉的方式进行反馈。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不同的声音或声音模式; ——预录音或合成语音。 对于视觉损伤者,宜能用其手指探索每个触摸式控制键的功能,而无需激活。当手指置于敏感区域时,可使用声音或语音帮助其识别功能信息。可通过下述方法避免误激活: ——只有在“长按”或“双击”后才允许激活; ——提供独立的专用触摸式控制键,当此键被触摸时,暂时阻止其他控制键的激活,以允许探索。当正确的触摸式控制键被识别并允许其激活时,可释放此专用控制键。 对于具有轻触式按键或触摸式控制键的器具来说,系统启动后宜处于默认设置状态。如果不能实现,用户可容易地重置器具的默认状态,以便其能够确定启动状态。每操作一次控制键都宜对应设置或步骤的一次变化,以便用户能够通过对步骤进行计数来识别设置状态。宜通过音频方式进行计数。 参考文献 [1] GB/T 20002.2—2008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2] GB/Z 28496 家用电器 消费者群体测试指南 [3] GB/T 32265.1—2015 日用产品的易操作性 第1部分:针对使用情境和用户特征的设计要求 [4] EN ISO/TR 22411 Ergonomics data and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IEC Guide 71 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older persons and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