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标分类
行业分类
ICS分类
最新标准
|
登录注册 |
您的位置: 标准明细 |
GB/T 32895-2025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swapping battery pack of electric vehicle 1 Scope This document specifie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munication physical layer, data link layer, application layer, overall communication process, CAN message and compatibility for the swapping battery pack of electric vehicl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battery pack") based on the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2.0/CAN FD). This document is applicable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charging system of the battery swap st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battery swap station").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contain provisions which, through reference in this text, constitute provisions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B/T 19596 Terminology of electric vehicles GB/T 27930 Digit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off-board conductive charger and electric vehicle GB/T 29317 Terminology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battery swap infrastructure ISO 11898-1 Road vehicles -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 Part 1: Data link layer and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ISO 11898-2 Road vehicle -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 Part 2: High-speed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PMA) sublayer ISO 11898-5 Road vehicles -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Part 5: High-speed medium access unit with low-power mode SAE J1939-11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 - Part 11: Physical layer - 250 kbits/s, twisted shielded pair SAE J1939-73:2006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 - Part 73: Application Layer - Diagnostics SAE J1939-81:2006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 - Part 81: Network Management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ocument,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given in GB/T 19596 and GB/T 29317 and the following apply. 3.1 frame set of ordered data bits constituting a complete message Note: The fram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fields, each of which includes predefined types of data. 3.2 CAN data frame ordered bit fields necessary for the CAN protocol for data transport, starting with the start of frame (SOF) and ending with the end of frame (EOF) 3.3 messages one or more CAN data frames having the same parameter group number 3.4 identifier identity part of the CAN arbitration field 3.5 extended frame CAN data frame that adopts a 29-bit identifier, as defined in the CAN 2.0B specifications 3.6 standard frame CAN data frame that adopts an 11-bit identifier, as defined in the CAN 2.0B specifications 3.7 priority 3-bit field in the identifier that sets the arbitration priority during transport Note: Grade 0 is the highest priority and Grade 7 is the lowest priority. 3.8 parameter group; PG set of parameters transmitted in a message Note: PGs include command, data, request, response and negative response. 3.9 parameter group number; PGN 24-bit value that uniquely identifies a parameter group Note: The PGN is composed of reserved bit, data page, PDU format field (8-bit), and PDU specific field (8-bit). 3.10 suspect parameter number; SPN 19-bit value assigned to each parameter by the application layer through the parameter description signal 3.11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pecific format of the CAN data frame 3.12 transport protocol part of the data link layer, a mechanism for transporting PGNs with data lengths ranging from 9 bytes to 1,785 bytes 3.13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system capable of monitoring the state (e.g. temperature, voltage and state of charge) of battery and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afety, cell equ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control for battery as well as providing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ith application equipment 4 General provisions 4.1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of the battery pack adopts CAN bus (including CAN2.0 and CAN FD),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the roa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where: a) CA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etween charging equipment and BM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harging CAN"), whos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based on CAN2.0B using extended frames; b) CA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etween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BM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onitoring CAN"), whos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based on CAN bus (including CAN2.0 and CAN FD), using standard frames or extended frames. 4.2 When the charging CAN is used for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power changer station, the message sha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9.1. When the monitoring CAN is used for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power changer station, the message sha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9.2. 4.3 The format and content of charging CAN and monitoring CAN messages should meet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Annex A and Annex B. 4.4 After the battery pack is phys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BMS auxiliary power is powered on and woken up in the battery swap station, there shall be two states: static monitoring state and charge/discharge state. See Figure 1 for the state transition of battery pack in the battery swap station. Foreword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General provisions 5 Physical layer 6 Data link layer 7 Application layer 8 Overall communication flow 9 CAN message 10 Requirements for compatibility Annex A (Informative) Charging CAN message Annex B (Informative) Monitoring CAN message Annex C (Informative) Network topology of battery pack Annex D (Informative) Battery pack address configuration Annex E (Informative) Process requirements for battery pack in battery swap station Annex F (Informative) Start and end conditions of charging CAN message Bibliography ICS 29.200 CCS K 8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32895—2025 代替 GB/T32895—2016 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sforswappingbatterypack ofelectricvehicle 2025-02-28发布 2025-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GB/T 32895—2025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物理层 3 6 数据链路层 4 7 应用层 5 8 通信总体流程 5 9 CAN 报文 7 10 互换性要求 8 附录 A (资料性) 充电 CAN 报文 9 附录 B (资料性) 监控 CAN 报文 31 附录 C (资料性) 电池箱网络拓扑结构图 67 附录 D (资料性) 电池箱地址配置 68 附录 E (资料性) 电池箱在换电站流程要求 69 附录 F (资料性) 充电 CAN报文开始发送条件和终止条件 70 参考文献 72 GB/T 3289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 本文件代替 GB/T 32895—2016《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通信协议》, 与 GB/T 32895—2016相比 , 除 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更改了 CAN 总线描述(见 4. 1,2016年版的 4. 1) ; b) 增加了电池箱与换电站采用充电 CAN及监控 CAN 的要求(见 4. 2 和 4. 3) ; c) 增加了 CAN FD通信速率要求及通信架构要求(见第 5 章) ; d) 增加和更改了通信总体流程要求(见第 8章 ,2016年版的第 8章) ; e) 增加了充电 CAN报文代替了原报文分类及报文格式和内容要求 ,增加了换电站查询电池箱 信息 、充放电状态 、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 、电池箱编码 、BMS软件版本 、BMS硬件版本和电 池箱通信协议版本的信息 ,增加了电池箱里程信息 、电池箱控制动作应答 、充电中止信息 、换电 站充电数据 、电池箱液冷系统信息和充放电状态的报文格式(见附录 A,2016年版的第 9 章和 第 10章) ; f) 增加了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见附录 A. 2. 1) ; g) 增加了基础信息报文分类要求 ,包括电池箱编码 、BMS软件版本 、BMS硬件版本 、电池箱通信 协议版本和电池箱里程信息(见附录 A. 2. 2. 1,2016年版的 9. 1) ; h) 增加了运行数据报文分类要求 ,包括电池箱控制动作应答 、充电中止信息 、换电站充电数据和 液冷系统信息(见附录 A. 2. 2. 2,2016年版的 9. 2) ; i) 删除了维护报文(见 2016年版的 9. 3) ; j) 增加了互换性要求(见第 10章) ; k) 增加了充放电状态(见附录 A. 2. 3) ; l) 更改了充电参数报文格式要求 ,将允许充电最高输入总电压值的数值范围从 “0 V~ 750 V”更 改为“0 V~ 1 250V”,增加允许最高单体电压要求(见附录 A. 3. 2. 1. 4,2016年版的 10. 1. 4) ; m) 增加了基础状态报文格式 ,包括 BMS辅电状态 、内部高压继电器状态 、电池箱内部主正高压继 电器状态 、电池箱内部主负高压继电器状态和电池箱工作模式控制(见附录 A. 3. 2. 2. 1,2016年 版的 10. 2. 1) ; n) 增加了报警状态报文格式 ,包括电池热失控信息(见附录 A. 3. 2. 2. 2,2016年版的 10. 2. 2) ; o) 更 改 了电 压 电 流 SOC 数 据 报 文 格 式 , 将 电 压 测 量 值 的 数 值 范 围 从 “0 V~ 750 V”更 改 为 “0 V~ 1 250V”(见附录 A. 3. 2. 2. 3,2016年版的 10. 2. 3) ; p) 增加了温度检测点极值统计报文格式 ,包括连接器最高总正极柱温度编号 、连接器最低高正极 柱温度编号和平均温度信息(见附录 A. 3. 2. 2. 7,2016年版的 10. 2. 7) ; q) 增加了控制动作报文格式 ,包括电池箱内部高压继电器控制 、BMS辅电下电和电池箱工作模 式控制信息(见附录 A. 3. 2. 2. 12,2016年版的 10. 2. 12) ; r) 删除了维护报文(见 2016年版的 10. 3)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 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国 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 、四川智锂智慧能 GB/T 32895—2025 源科技有限公司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 限公司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研究开发院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江苏东昂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巴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威凯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蓝谷智慧(北京) 能源科 技有限公司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杨潮 、邹积勇 、赵金程 、李攀 、马勃 、金宸 、李立国 、唐攀攀 、陈良亮 、占玉兵 、李勋 、 王颖欣 、刘晓俊 、李玉军 、闫寒明 、银庆伟 、陆智尧 、温华锋 、张杨 、许庆强 、魏敏华 、崔硕 、王健敏 、吕 国伟 、 黄荣 、杨东辉 、关呈军 、徐斌 、张珺 。 本文件于 2016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GB/T 32895—2025 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通信协议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以下简称 “电池箱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2. 0/CAN FD)的 通信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 、通信总体流程和 CAN报文及互换性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电池箱与换电站充电系统(以下简称 “换电站 ”)之间的通信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 注 日期的引用文 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GB/T 27930 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GB/T 29317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ISO 11898-1 道 路 车 辆 控 制 器 局 域 网 络(CAN) 第 1 部 分 : 数 据 链 路 层 和 物 理 理 解 码 子 层 [Road vehicles—Controlarea network (CAN)—Part1:Data link layer and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ISO 11898-2 道 路 车 辆 控 制 器 局 域 网 络(CAN) 第 2 部 分 : 高 速 物 理 介 质 连 接(PMA) 子 层 [Road vehicle—Control area network (CAN)—Part 2: High-speed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PMA) sublayer] ISO 11898-5 道路车辆 控 制 器 区 域 网 络 第 5 部 分 : 低 功 率 模 式 的 高 速 媒 体 访 问 单 元[Road vehicle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Part5: High-speed medium access unit with low-power mode] SAE J1939-11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 CAN通信协议 第 11部分 :物理层 ,250 k 比特/秒 ,屏蔽 双 绞 线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Part 11: Physical layer—250kbits/s,twisted shielded pair) SAE J1939-73:2006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 CAN通信协议 第 73部分 :应用层 诊断(Recom- mend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Part73: Application Layer— Diagnostics) SAE J1939-81: 2006 商 用 车 控 制 系 统 局 域 网 CAN 通 信 协 议 第 81 部 分 : 网 络 管 理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Part 81: Network Management)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和 GB/T 293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1 帧 frame 组成一个完整信息的一系列有序的数据位 。 注 : 帧被划分成几个域 ,每个域包括了预定义类型的数据 。 GB/T 32895—2025 3.2 CAN数据帧 CAN data frame 组成传输数据的 CAN协议所必需的有序位域 , 以帧起始(SOF)开始 ,帧结束(EOF)结尾 。 3.3 报文 messages 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参数组编号的 CAN数据帧 。 3.4 标识符 identifier CAN 仲裁域的标识部分 。 3.5 扩展帧 extended frame CAN2. 0B规范中定义的使用 29位标识符的 CAN数据帧 。 3.6 标准帧 standard frame CAN2. 0B规范中定义的使用 11位标识符的 CAN数据帧 。 3.7 优先权 priority 在标识符中一个 3位的域 ,设置传输过程的仲裁优先级 。 注 : 最高优先权为 0 级 ,最低优先权为 7级 。 3. 8 参数组 parametergroup;PG 在一报文中传送参数的集合 。 注 : 参数组包括 :命令 、数据 、请求 、应答和否定应答等 。 3.9 参数组编号 parametergroup number;PGN 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参数组的一个 24位值 。 注 : 参数组编号包括 :保留位 、数据页 、PDU格式域(8位) 、PDU特定域(8位) 。 3. 10 可疑参数编号 suspectparameternumber;SPN 应用层通过参数描述信号 ,给每个参数分配的一个 19位值 。 3. 11 协议数据单元 protocoldata unit;PDU 一种特定的 CAN数据帧格式 。 3. 12 传输协议 transportprotocol 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 ,为传输数据长度为 9字节 ~ 1 785字节的 PGN 提供的一种机制 。 3. 13 蓄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system;BMS 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 、电压 、荷电状态等) ,能为蓄电池提供通信 、安全 、电芯均衡及管理控制 ,并 提供与应用设备通信接口的系统 。 4 总则 4. 1 电池箱通信接口采用 CAN 总线(包含 :CAN2. 0 和 CAN FD) ,与道路车辆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兼 容 ,其中 : GB/T 32895—2025 a) 充电设备与 BMS之间的 CAN通信接口(以下简称 “充电 CAN”) ,其通信网络基于 CAN2. 0B 使用扩展帧要求 ; b) 整车管理系统与 BMS之间的 CAN通信接口(以下简称“监控 CAN”) ,其通信网络基于 CAN 总线(包含 :CAN2. 0 和 CAN FD) ,使用标准帧或扩展帧 。 4.2 当电池箱与换电站之间采用充电 CAN进行通信交互时 ,报文满足 9. 1 要求 ; 当电池箱与换电站之 间采用监控 CAN进行通信交互时 ,报文满足 9. 2要求 。 4.3 充电 CAN及监控 CAN 报文格式和内容宜满足附录 A及附录 B相关规定 。 4.4 电池箱在换电站内 ,物理连接且 BMS辅电上电并唤醒后 ,应包含两种状态 :静置监控状态和充放 电状态 。 电池箱在换电站内的状态转换见图 1所示 。 图 1 电池箱在换电站内的状态转换 4.5 数据传输采用低位先发送的格式 ,正的电流值代表放电 ,负的电流值代表充电 。 4.6 电池箱与换电站之间通信模型分为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 4.7 电池箱可由一箱或者多箱组合使用 , 网络拓扑结构图见附录 C。 5 物理层 5. 1 一般要求 物理层 应 符 合 ISO 11898-1、ISO 11898-2、ISO 11898-5、SAE J1939-11 中 关 于 物 理 层 的 规 定 。 CAN2. 0 的通信速率宜采用不低于 250kbit/s,CAN FD控制段宜采用不低于 250kbit/s、数据段宜采用 不低于 1 Mbit/s 的通信速率 。 5.2 电池箱通信架构 5.2. 1 电池箱有两条独立通信 CAN :一条充电 CAN ,一条监控 CAN ,此方式定义为通信架构 一 。通信 架构一下的电池箱和换电站 ,在电池箱 BMS唤醒后 ,进入静置监控状态 ,通过监控 CAN 发送静置状态 报文信息 。在充放电状态下 ,通过充电 CAN发送充放电状态报文信息 ,且由于两条 CAN 通道独立 ,在 充放电状态下监控 CAN 可持续发送报文 。通信架构一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 图 2 通信架构一示意图 GB/T 32895—2025 5.2.2 电池箱通过一条独立通信 CAN ,具备充电 CAN 及监控 CAN 功能 ,此方式定义为通信架构二 。 通信架构二下的电池箱和换电站 ,在电池箱 BMS唤醒后 ,进入静置监控状态 ,通过 CAN 通道发送静置 状态报文信息 。若进入充放电状态 ,则通过 CAN通道发送充放电状态报文信息 。通信架构二示意图 , 如图 3所示 。 图 3 通信架构二示意图 6 数据链路层 6. 1 帧格式 6. 1. 1 使用扩展帧的 29位标识符 ,数据链路层应采用 GB/T 27930中定义的扩展帧格式 。 6. 1.2 使用标准帧的 11位标识符 ,具体每个位分配的相应定义见 B. 1。 6.2 协议数据单元(PDU) 每个 CAN数据帧(包含 CAN2. 0 和 CAN FD)包含一个单一的 PDU ,见表 1。协议数据单 PDU 由 7部分组成 ,分别是优先权 、保留位 、数据页 、PDU格式 、特定 PDU、源地址和数据域 。 表 1 协议数据单元(PDU) 域 P EDP DP PF PS SA DATA 占位/bit 3 1 1 8 8 8 0-64 注 1: P 为优先权 :从最高 0设置到最低 7。本文件告警信息优先权设为 5,其他信息的缺省优先权设为 6。 注 2: R为保留位 :备今后开发使用 ,本文件设为 0。 注 3: DP为数据页 :用来选择参数组描述的辅助页 ,本文件设为 0。 注 4: PF为 PDU格式 :用来确定 PDU 的格式 , 以及数据域对应的参数组编号 ,见 6. 3 的规定 。 注 5: PS值取决于 PDU格式 :PDU1格式下 ,PS为目的地址,接收此 报 文 的 目 的 地 址 ;PDU2格 式 下 ,PS为 特 定 PDU特定域 。 注 6: SA为源地址:发送此报文的源地址 。 注 7: DATA为数据域 。 对 CAN2. 0,若给定参数组数据长度 ≤8字 节 ,建 议 使 用 数 据 域 全 部 的 8 字 节 。若 给 定 参 数 组 数 据 长 度 为 9~ 1 785字节时 ,数据传输需要多个 CAN数据帧 ,通过 传 输 协 议 功 能 的 连 接 管 理 能 力 来 建 立 和 关 闭 报 参 数组的通信 ,见 6. 4 的规定 。 对于 CAN FD,若给定参数组数据长度 ≤64字节 ,建 议 使 用 数 据 域 全 部 的 64字 节 。若 给 定 参 数 组 数 据 长 度大于 64字节时 ,数据传输需要多个 CAN数据帧 ,通过传输协议功能的连接管理能力来建立和关闭报文 参数组的通信 。 GB/T 32895—2025 6.3 协议数据单元(PDU)格式 采用 GB/T 27930定义的格式 :PDU1格式(PS为目标地址)和 PDU2格式(PS为组扩展) 。PDU1 格式实现 CAN数据帧定向到特定目标地址的传输 ,PDU2格式仅用于不指定特定目标地址的传输 。 6.4 传输协议功能 CAN2. 0传输 9个字节或以上的数据使用传输协议功能 。具体连接初始化 、数据传输 、连接关闭应 符合 GB/T 27930中消息传输的规定 。对于 CAN FD,传输 65个字节或以上的数据 ,宜参照 CAN 的方 式使用传输协议 。 6.5 地址分配与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地址用于保证消息标示符的唯一性以及表明信息的来源 。 电池箱的地址按照 SAE J1939-81: 2006可是服务可配置地址 、命令可配置地址 、自配置地址下的单地址模式 ,或者可仲裁地址模式 ,都应 符合 SAE J1939-81:2006规范的网络管理协议配置地址,见附录 D。 6.6 消息类型 支持 5 种类型的消息 ,分别为命令 、请求 、广播/响应 、确认和组功能 。具体定义符合 GB/T 27930 中消息类型的规定 。 7 应用层 7. 1 应用层采用参数和参数组定义的形式 。 7.2 采用 PGN对参数组进行编号 ,各个节点根据 PGN来识别数据包的内容 。 7.3 使用 “请求 PGN”来主动获取其他节点的参数组 。 7.4 采用周期发送和事件驱动的方式来发送数据 。 7.5 如果需发送多个 PGN数据来实现一个功能的 ,需同时收到该定义的多个 PGN报文才判断此功能 发送成功 。 7.6 定义新的参数组时 ,尽量将相同功能的参数 、相同或相近刷新频率的参数和属于同一个子系统内 的参数放在同一个参数组中 ; 同时 ,新的参数组既要充分利用 8/64字节的数据宽度 ,尽量将相关的参数 放在同一个组内 ,又要考虑扩展性 ,预留一部分字节或位 , 以便将来进行修改 。 7.7 修改本文件已定义的参数组时 ,不应对已定义的字节或位的定义进行修改 ;新增加的参数要与参 数组中原有的参数相关 ,不应为节省 PGN 的数量而将不相关的参数加入到已定义的 PGN 中 。 7. 8 故障诊断的定义符合 SAE J1939-73:2006的 5. 1 中 CAN 总线诊断系统的要求 。 7.9 无效信息单元的单字节参数设置应为 0xFF,双字节参数设置应为 0xFFFF, 四字节参数设置应为 0xFFFFFFFF。 8 通信总体流程 8. 1 总体状态流转 8. 1. 1 电池箱在换电站内的总体状态流转简要流程说明 ,如下 : a) 电池箱进入换电站后 ,换电站为电池箱插上电接头进行物理连接 , 电池箱 BMS辅电完成上电 GB/T 32895—2025 后 ,按照约定方式唤醒 BMS,换电站同电池箱 BMS建立通信连接 , 电池箱进入静置监控状态 ; b) 静置监控状态下 ,换电站需要同电池箱进行通信交互 ,对站内电池箱进行监控 ; c) 静置监控状态下 ,若需对电池箱充放电 ,则按照流程启动充放电 , 电池箱进入充放电状态 ; d) 充放电结束后 , 电池箱在未换出站时 ,重新进入静置监控状态 ; e) 此后 ,若换电站 需 要 换 电 , 则 需 要 对 休 眠 电 池 箱 BMS及 辅 电 下 电 操 作 , 电 池 箱 进 入 可 换 电 状态 。 8. 1.2 电池箱在换电站内的总体状态流转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 电池箱在换电站内的整体静置 、充电 、换 电等状态流转过程见附录 E。 图 4 电池箱在站内状态流转图 8.2 静置监控状态 在静置监控状态下 , 电池箱在换电站存储 , 不进行充放电 ,仅 BMS辅电供电且 BMS处于唤 醒 状 态 。该状态下 ,换电站需同电池箱进行通信交互 ,用于监控电池箱的实时信息 ,确保电池箱正常 。该状 态下的通信交互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 GB/T 32895—2025 图 5 静置监控状态通信交互示意图 8.3 充放电状态 在充放电状态下 , 电池箱进入充放电的通信交互 ,其工作过程包括 4个阶段 :充电握手阶段 、充电参 数配置阶段 、充放电阶段 、充电结束阶段 。该状态下的通信交互流程 ,如图 6所示 。 图 6 充放电状态通信交互流程图 9 CAN报文 9. 1 充电 CAN报文 乘用车或商用车在电池箱静置监控或充放电状态下采用充电 CAN 通道进行通信交互 ,报文格式 和内容见附录 A,报文的发送开始和终止条件见附录 F。 9.2 监控 CAN报文 乘用车或商用车在电池箱静置监控或充放电状态下采用监控 CAN 通道进行通信交互 ,乘用车基 GB/T 32895—2025 于标准帧 ,报文格式和内容见 B. 1,商用车基于扩展帧 ,报文格式和内容见 B. 2。 10 互换性要求 10. 1 换电站宜具备识别充电 CAN 和监控 CAN 信号的能力 , 可兼容采用不同 CAN 通道与换电站进 行交互的电池箱 。 10.2 换电站宜具备至少 2路 CAN通道 ,可兼容采用通信架构一及通信架构二的电池箱 。 GB/T 32895—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充电 CAN报文 A. 1 总则 电池箱与换电站之间静置监控状态或充放电状态报文分类符合 A. 2 的对应要求 。静置监控状态 报文格式和内容符合 A. 3. 2要求 ,充放电状态报文格式和内容符合 A. 3. 3要求且满足 GB/T 27930中定 义的要求 ,采用通信架构一或通信架构二 。 电池箱和换电站的首选地址见表 A. 1。 表 A. 1 电池箱 CAN 首选地址分配 装置 静置监控状态 CAN地址 充放电状态 CAN地址 电池箱 128(80H) 244(F4H) 换电站 249(F9H) 86(56H) A.2 报文分类 A.2. 1 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 PGN59904 电池箱的部分信息是需要换电站通过查询 PGN 获取 ,查询报文如 SAE J1939-71所定义 ,如表 A. 2 所示 ,查询时每秒请求宜不多于 3 次 。 表 A.2 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报文 序号 报文描述 PGN PGN (Hex) 优先权 数据字节 Byte 报文周期 ms 源 地址 目标 地址 1 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 59904 00EA00H 6 8 事件响应 换电站 电池箱 A.2.2 静置监控状态 A.2.2. 1 基础信息报文 基本信息报文用于传输电池箱的属性信息 。基本信息报文分类见表 A. 3。 表 A.3 基本信息报文分类 序号 报文描述 PGN PGN (Hex) 优先权 数据字节 Byte 报文周期 ms 源地址 目标 地址 1 基本参数 1 63489 00F801H 6 8 1 000 电池箱 2 基本参数 2 63490 00F802H 6 33 事件响应 电池箱 3 报警参数阈值 63491 00F803H 6 42 事件响应 电池箱 4 充电参数 63492 00F804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9 GB/T 32895—2025 表 A.3 基本信息报文分类 (续) 序号 报文描述 PGN PGN (Hex) 优先权 数据字节 Byte 报文周期 ms 源地址 目标 地址 5 电池箱编码 63493 00F805H 6 26 事件响应 电池箱 6 BMS软件版本 63494 00F806H 6 变长 事件响应 电池箱 7 BMS硬件版本 63495 00F807H 6 变长 事件响应 电池箱 8 电池箱通信协议及 架构版本 63496 00F808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9 电池箱里程信息 63497 00F809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 注 1: 报文周期能采用本表的规定 。 注 2: 电池箱编码为 GB/T 34014—2017所定义 。 A.2.2.2 运行数据报文 运行数据报文用于提供电池箱的实时监测数据和状态 ,运行数据报文分类见表 A. 4。 表 A.4 运行数据报文分类 序号 报文描述 PGN PGN (Hex) 优先权 数据字节 Byte 报文周期 ms 源 地址 目标 地址 1 基本状态 63504 00F810H 6 8 250 电池箱 2 报警状态 63505 00F811H 5 8 250 电池箱 — 3 电压电流 SOC数据 63506 00F812H 6 8 250 电池箱 4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 模块电压数据 63520 00F820H 6 变长 事件响应 电池箱 — 5 温度检测点温度数据 63521 00F821H 6 变长 事件响应 电池箱 — 6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 模块电压极值统计 63522 00F822H 6 8 250 电池箱 7 温度检测点温度极值 统计 63523 00F823H 6 8 250 电池箱 8 输出电能量数据 63524 00F824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 9 输入电能量数据 63525 00F825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10 输出容量数据 63526 00F826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 11 输入容量数据 63527 00F827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12 控制动作 28160 006E00H 5 8 事件响应 换电站 电池箱 13 控制动作应答 58880 00E600H 5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换电站 14 充放电电流数据 28416 006F00H 6 8 1 000 换电站 电池箱 GB/T 32895—2025 表 A.4 运行数据报文分类 (续) 序号 报文描述 PGN PGN (Hex) 优先权 数据字节 Byte 报文周期 ms 源 地址 目标 地址 15 充电机充电中止信息 28672 007000H 6 8 事件响应 换电站 电池箱 16 电池箱充电中止信息 28928 007100H 6 8 事件响应 电池箱 换电站 17 换电站充电数据 29184 007200H 6 8 250 换电站 电池箱 18 电池箱液冷系统信息 30208 007600H 6 8 1 000 电池箱 换电站 注 1: 报文周期能采用本表的规定 。 注 2: 不同的电池箱 ,包内单体数 、温度采样点个数可能不同 ,所以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电压数据 ”“温度检 测点温度数据 ”数据字节数为变长的 。 A.2.3 充放电状态 A.2.3. 1 通用要求 当换电站和电池箱物理连接 、BMS辅电上电完成并唤醒后 , 电池箱及换电站先进入静置状态 ,进行 静置状态下的报文交互 ,换电站收集电池箱相关信息 ,并根据运营情况决策是否启动对电池箱充放电 。 决策需启动充放电后 ,换电站发起充电握手 ,并按照 GB/T 27930协议定义的流程进行 ; 电池箱接收到 站端发起充电握手后 , 响应 GB/T 27930协议定义的流程 ,进入充放电状态 。 在通信架构一下 , 电池箱 及换电站无需停止监控 CAN通道的通信报文交互 ;在通信架构二下 ,在静置状态下的报文在静置状态 发送 ,进入充放电状态后 ,可停止静置状态报文的发送 。 GB/T 27930 内定义的设备同本文件的对应关系见表 A. 5。 表 A.5 GB/T27930与本文件设备对应关系 GB/T 27930 本文件 车辆 电池箱 充电机 换电站 A.2.3.2 充电流程报文分类 按照 GB/T 27930定义的充电交互流程 ,启动电池箱充电 ,整个过程及所涉及的报文分类 ,包含充 电握手阶段 、充 电 参 数 配 置 阶 段 、充 电 阶 段 、充 电 结 束 阶 段 、充 电 停 止 报 文 、错 误 报 文 等 , 完 全 按 照 GB/T 27930定义的进行 。 A.3 报文格式和内容 A.3. 1 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 PGN59904 查询报文的报文格式如 SAE J1939-71所定义 ,见表 A. 6,对于定义为需查询 PGN 获取对应信息的 报文 ,可按照定义的报文格式进行查询 ,收到回复后停止查询 。 GB/T 32895—2025 表 A.6 换电站查询电池箱信息报文格式 起始位 或字节 数据长度 SPN SPN定义 发送选项 1 3 字节 10000 查询信息报文 PGN 号 分辨率 :1/位 ;偏移量 :0,数值范围 :0x000000~ 0xFFFFFF 可选项 4 5 字节 预留 可选项 A.3.2 静置监控状态 A.3.2. 1 基本信息报文 A.3.2. 1. 1 基本参数 1 PGN63489 基本参数 1 报文格式见表 A. 7。 表 A.7 基本参数 1 报文格式 起始位 或字节 数据长度 SPN SPN定义 发送选项 1 2 字节 10001 额定容量 分辨率 :0. 1 Ah/位 ;偏移量 :0 Ah;数值范围 :0 Ah~ 1 000 Ah 必选项 3 2 字节 10002 额定电压 分辨率 :0. 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1 250 V 必选项 5 1 字节 10003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串联数 ,6.8|6. 7|Byte5,共 10位 分辨率 :1/位 ;偏移量 :0;数值范围 :1~ 1 000 必选项 6. 7 2位 6. 1 6位 10004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并联数 分辨率 :1/位 ;偏移量 :0;数值范围 :1~ 60 必选项 7 1 字节 10005 温度检测点数量 分辨率 :1/位 ;偏移量 :0;数值范围 :1~ 250 必选项 8 1 字节 10006 电池类型 <0x01> : 铅 酸 电 池 ; <0x02> : 镍 氢 电 池 ; <0x03> : 磷 酸 铁 锂 电 池 ; <0x04> :锰酸锂 电 池 ; <0x05> : 钴 酸 锂 电 池 ; <0x06> : 三 元 材 料 电 池 ;<0x07> :聚合物锂电 池 ; <0x08> : 钛 酸 锂 电 池 ; <0x09~ 0xFF> : 预留 必选项 注 : 温度检测点数量包括电池箱连接器总正极 、总负极温度检测点 。 A.3.2. 1.2 基本参数 2 PGN63490 该报文默认不主动上报 ,只有收到请求该 PGN 时 ,才回应上报 。基本参数 2 报文格式见表 A. 8。 GB/T 32895—2025 表 A. 8 基本参数 2 报文格式 起始位 或字节 数据长度 SPN SPN定义 发送选项 1 12字节 10016 电池箱资产编号(压缩 BCD码) 可选项 13 1 字节 10017 产权标识 <0> : =租赁 ; <1> : =私有 可选项 14 4字节 10018 电池成组厂商 标准 ASCII码 可选项 18 1 字节 10019 电池成组生产日期 :年 ;分辨率 :1 年/位 ;偏移量 :1 985; 数值范围 :1 985~ 2 235 可选项 19 1 字节 10020 电池成组生产 日期 :月 ;分辨率 :1 月/位 ;偏移量 :0; 数值范围 :1~ 12 可选项 20 1 字节 10021 电池成组生产 日期 : 日 ;分辨率 :1 日/位 ;偏移量 :0; 数值范围 :1~ 31 可选项 21 4字节 10022 电池电芯生产厂商 标准 ASCII码 可选项 25 1 字节 10023 电池电芯生产日期 :年 ;分辨率 :1 年/位 ;偏移量 :1 985; 数据范围 :1 985~ 2 235 可选项 26 1 字节 10024 电池电芯生产 日期 :月 ;分辨率 :1 月/位 ;偏移量 :0; 数值范围 :1~ 12 可选项 27 1 字节 10025 电池电芯生产 日期 : 日 ;分辨率 :1 日/位 ;偏移量 :0; 数值范围 :1~ 31 可选项 28 4字节 10026 电池箱电子控制单元生产厂商 标准 ASCII码 可选项 32 1 字节 10027 电池箱电子控制单元硬件版本 可选项 33 1 字节 10028 电池箱电子控制单元软件版本 可选项 A.3.2. 1.3 报警阈值参数 PGN63491 该报文默认不主动上报 ,只有收到请求该 PGN 时才回应上报 。报警阈值参数报文格式见表 A. 9。 表 A.9 报警阈值参数报文格式 起始位 或字节 数据长度 SPN SPN定义 发送选项 1 2 字节 10064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低电压值 分辨率 :0. 00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24V 可选项 3 2 字节 10065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高电压值 分辨率 :0. 00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24V 可选项 GB/T 32895—2025 表 A.9 报警阈值参数报文格式 (续) 起始位 或字节 数据长度 SPN SPN定义 发送选项 5 2 字节 10066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偏差大电压值 分辨率 :0. 00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24V 可选项 7 2 字节 10067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极低电压值 分辨率 :0. 00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24V 可选项 9 2 字节 10068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极高电压值 分辨率 :0. 00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24V 可选项 11 2 字节 10069 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模块偏差极大电压值 分辨率 :0. 001 V/位 ;偏移量 :0 V;数值范围 :0 V~ 24V 可选项 13 1 字节 10070 放电温度低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14 1 字节 10071 放电温度高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15 1 字节 10072 放电温度偏差大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16 1 字节 10073 放电温度极低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17 1 字节 10074 放电温度极高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18 1 字节 10075 放电温度偏差极大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19 1 字节 10076 充电温度低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20 1 字节 10077 充电温度高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21 1 字节 10078 充电温度偏差大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22 1 字节 10079 充电温度极低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23 1 字节 10080 充电温度极高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24 1 字节 10081 充电温度偏差极大值 分辨率 :1 ℃/位 ;偏移量 : -50 ℃ ;数值范围 : -50 ℃ ~ 200 ℃ 可选项 25 2 字节 10082 SOC低阈值 分辨率 :0. 1%/位 ;偏移量 :0% ;数值范围 :0% ~ 100% 可选项 14
|
联系我们
|
微信联系客服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收费付款 | ||
版权所有: 中译悦尔(北京)翻译有限公司 2008-2040 51La | ||
全国免费电话:800-810-5431 电话:010-8572 5110 传真:010-8581 9515 | ||
Email: bz@bzfyw.com | |
||
本页关键词: | ||
GB/T 32895-2025, GB 32895-2025, GBT 32895-2025, GB/T32895-2025, GB/T 32895, GB/T32895, GB32895-2025, GB 32895, GB32895, GBT32895-2025, GBT 32895, GBT32895 |